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

台塑

沒有王永慶的台塑

?"
●位於太保市的南亞塑膠廠3日發生火警,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4日拜訪嘉義縣政府,對這起工安意外90度鞠躬道歉,並表示,南亞公司會負全責,深切檢討。(中央社)
⊙吳燕玲
台塑集團的南亞塑膠嘉義二廠10月3日發生火警,大火從白天燒到黑夜,靠近廠房的地區碰上雨天,天空中竟然下著黑雨,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緊急趕赴嘉義指揮 應變,從救災調度、訂單及生產線的重新調整、環保問題與民眾的災損,一一沙盤推演,王文淵甚至在拜訪嘉義縣政府時,面對媒體還深深一鞠躬,向社會大眾道 歉。
事情發生之後,做為台塑集團新一代的領導人,王文淵的身段非常柔軟,但是他的柔軟,並未消弭台灣社會對台塑接二連三出事的質疑。
負面新聞不斷
從台塑的精神領袖王永慶在2008年過世之後,這2年來,台塑躍上媒體版面的新聞,幾乎沒有什麼好事。從王永慶遺產的爭產風波,官司一路從台北打到美國, 牽動出台塑領導核心「七人小組」的人事更迭;緊接著還冒出王永慶不為人知的四房子女,要求認祖歸宗,等到爭產風波告一段落,雲林六輕又接連發生兩次大火, 雲林麥寮居民飽受石化汙染之苦,就在賠償爭議還無法獲得解決時,旗下的南亞塑膠在嘉義的工廠又發生火警來火上加油,對於嘉義二廠燃煤油為何會外洩引發火 災?王文淵至今仍然二楞金剛摸不著頭緒。
而這次大火還燒出了廠區未在第一時間通報消防局的問題,讓外界開始質疑台塑集團接連發生工安意外,是否是因為管理過於鬆散的緣故?
王永慶還在世的時候,他以身作則的勤勞樸實、腳踏實地,讓每一個台塑人都兢兢業業,那時,台塑集團內在管理制度上的嚴謹細密,在台灣企業中是出了名的,王 永慶雖然不要求員工要讀什麼高深的管理理論,卻要求員工什麼事都要追根究底,包括在做一張椅子的成本分析時,連要用多少的塑膠粉?塑膠粉一磅多少錢?都要 算出來;台灣媒體曾經形容,王永慶對集團內部的主管相當嚴厲,希望他們要猛如老虎,因為他相信,只有老虎主管才能帶出老虎部屬,如果是像羊一般溫馴的主 管,不但訓練不出老虎部屬,還會把原來像老虎的部屬帶成羊。
熱情與警覺不再
所以王永慶一直有「經營之神」的美譽,他所帶領的台塑,各種管理制度成為許多企業大老闆學習效法的對象,理論上,制度的建立,目的是在讓各種運作方法有準 則可循,不因人事的更迭而有所改變,但是從台塑接二連三的工安意外發生後,許多人開始納悶,如果王永慶還在世,這些工安意外還會發生嗎?當經營之神離開 了,應該存在的制度,是不是也跟著變了調?畢竟,制度是死的,人是活的,有太多的事情都是超出於制度與體制之外,如果只是依循制度或體制來解決那些千奇百 怪的事務、企業與組織的運作,難免就流於僵化與平庸化。
因此,最近台灣著名的評論家南方朔,就針對「後王永慶時代」台塑集團的「平庸化」提出了精闢的分析,他指出,許多開國英雄與創業豪傑,他們的生命是與事業 結合為一體,所以他們所帶領的僚屬也自然而然地榮辱與共。所有人當然每天都上班下班,但是創業豪傑與他所帶領的部屬,所做的事情卻遠遠多於上班下班不知道 多少倍,他們有熱情與因為熱情所產生的認同感,讓他們對任何事務都保持創新與警覺,所以不太會發生意外,即使發生不可抗力的事故,其傷害也會被調控到最低 點。
這一段話,似乎解釋了為什麼台塑在制度沒有改變,只是領導人改變之後,就意外頻傳的原因。看來由王家子女所組成的領導核心「七人小組」,離要真正能夠接棒,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